close
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上都一堆在討論文言文不可廢
真的很悶吔
古文很有趣,文字的運用簡約
但可惜的是現在古文的教學很枯燥
無非就是背書、默寫
想當年國中時學校教務處都會指定課文要背起來
然後在朝會時隨機抽學生上台背書
在那種高壓的教育年代
但其實古文的學習並不需要這麼的可怕
看看韓愈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看看古人教國文都對學生這麼巴結了
教學生都要講那麼的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去學
為何現在的老師教國文筟要用默寫這種枯燥的方式
像阿貓現在讀莊子,就會很佩服莊子的智慧
幾個字就能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連去借個錢都這麼有故事
嘴砲功力真是強大
所以老師們也該想想古文要怎麼教了
真的很悶吔
古文很有趣,文字的運用簡約
但可惜的是現在古文的教學很枯燥
無非就是背書、默寫
想當年國中時學校教務處都會指定課文要背起來
然後在朝會時隨機抽學生上台背書
在那種高壓的教育年代
但其實古文的學習並不需要這麼的可怕
看看韓愈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看看古人教國文都對學生這麼巴結了
教學生都要講那麼的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去學
為何現在的老師教國文筟要用默寫這種枯燥的方式
像阿貓現在讀莊子,就會很佩服莊子的智慧
幾個字就能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連去借個錢都這麼有故事
嘴砲功力真是強大
所以老師們也該想想古文要怎麼教了
Mr ciprino wrote:
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恕刪)
先把所有的公文 書信 各簽呈 函 通告 海報
各商業文全改成文言文
再來說
不然學了用不到 依然是屁
還不如全面改制官方語言為英文好
sendakgg wrote:
先把所有的公文 書...(恕刪)
只是讀古文而已
看看古人的嘴砲功力
有誰需要用文言文寫公文嗎
要寫的話也請考上國家考試的公職後再來討論嘛
輕鬆點

不過依你的回文看來
你的英語程度應該很流利
好羡慕

Mr ciprino wrote:
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恕刪)
就是直接白化學文中的意思而不是如何學古代人如何講話...這位樓主是不是搞錯方向了! lol 誰管你古代的話要怎麼講!
不排斥學古文
但把不學古文,歪解成去中國化,太誇張。
但把不學古文,歪解成去中國化,太誇張。
Mr ciprino wrote:
最近阿貓的臉書上、LINE上都一堆在討論文言文不可廢
真的很悶吔
古文很有趣,文字的運用簡約
但可惜的是現在古文的教學很枯燥
無非就是背書、默寫
想當年國中時學校教務處都會指定課文要背起來
然後在朝會時隨機抽學生上台背書
在那種高壓的教育年代
但其實古文的學習並不需要這麼的可怕
看看韓愈的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看看古人教國文都對學生這麼巴結了
教學生都要講那麼的例子吸引學生的興趣去學
為何現在的老師教國文筟要用默寫這種枯燥的方式
像阿貓現在讀莊子,就會很佩服莊子的智慧
幾個字就能把場景描寫的活靈活現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
連去借個錢都這麼有故事
嘴砲功力真是強大
所以老師們也該想想古文要怎麼教了
用比例看問題太簡單化,
是應該這樣看,
小學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國中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高中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這是十二年一貫的.
然後什麼樣的好文, 可以成為範本.
讀各種流派的佳文,
提高我們的文思與文學欣賞能力,
不是拘泥在古文, 今文這種簡單分類.
至於關於意識什麼的(不管台灣意識, 大中國意識),
那就放到歷史去看.
搞到意識流放到國文來,
跟以前讀蔣公佳文選輯,
有什麼不同?
樓主說的沒錯, 國文教學該檢討,
默寫這種方式早該廢除,
只會傷害學生對學習國文的興趣,
對促進國文能力, 一點幫助都沒有.
是應該這樣看,
小學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國中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高中的程度要上什麼樣程度的國文.
這是十二年一貫的.
然後什麼樣的好文, 可以成為範本.
讀各種流派的佳文,
提高我們的文思與文學欣賞能力,
不是拘泥在古文, 今文這種簡單分類.
至於關於意識什麼的(不管台灣意識, 大中國意識),
那就放到歷史去看.
搞到意識流放到國文來,
跟以前讀蔣公佳文選輯,
有什麼不同?
樓主說的沒錯, 國文教學該檢討,
默寫這種方式早該廢除,
只會傷害學生對學習國文的興趣,
對促進國文能力, 一點幫助都沒有.
kun429 wrote:
就是直接白化學文中...(恕刪)
非也
古文是用來閱讀賞析
學習古人的智慧
文字的應用不應執著在文言文和白話文
連你阿公寫的祖訓都看不懂
你是用什麼來告訴你的孫子
或許若干年後再來個簡体字比較好用
繁體字是古人的
所以可以不用學
這不就好笑了嗎
雖然現在美國人是用英語
但和英國人用的英語卻有不同
也没看到美國人說不用學英語
更何況是莎士比亞年代的古英文
現代的英美還是把他們當成文學賞析
這是文言文的價值
你不會寫但至少看得懂
更不用說拉丁文
傳承了那麼久還是有教會在有系統保存
那千百年來没人在用的文字
也不需要去反對
因為那是現在歐美的文字起源
Mr ciprino wrote:
古文是用來閱讀賞析
學習古人的智慧
文字的應用不應執著在文言文和白話文
...(恕刪)

現今社會各種現象或人生觀都能從古文中找到解答。
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用古人這旁觀者看現今社會才能體會。。。
原來現代人也沒多聰明。
只覺得兩邊的人都很虛偽
反對者罵的都很有道理
但他們自己也是那種[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一模一樣
最好那些高調說文言多有價值的人有幾個自己有真的喜歡的啦!
是讓自己的小孩去讀經還是學美語?
真假
反對者罵的都很有道理
但他們自己也是那種[捨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一模一樣
最好那些高調說文言多有價值的人有幾個自己有真的喜歡的啦!
是讓自己的小孩去讀經還是學美語?
真假
Mr ciprino wrote:
只是讀古文而已看看...(恕刪)
抱歉太激動
小的以為 看古文會讓自己因為 "思考文字的含義 去理解背後的意境 而使面容發光"
而平常看一些白話文 例如文學小品 報章雜誌 看完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但笑點很多
就如同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樣
只是很可惜無法與現實活用結合
以前用成語寫情書好像效果比白話好
不過現在好像直接寄裸照比較快
文章出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5258336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碩翻譯社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