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吾文翻譯想透過美語雜誌來提昇語言能力,將來可以考多益、托福 翻譯社 依自己程度,目前考慮兩類雜誌。 ALL+ 互動英語與實用空中美語雜誌(English Digest) 翻譯社 想請問兩者 翻譯風格及特色有何不同? 光碟互動介面有何不同? 哪一種的吸收效果較好? 雜誌文章,哪一種比較是美加地區正確、道地的用法? 發音及文法正確性,哪個較好? 哪一個對全面提升聽讀寫最有幫助? 謝謝。 -- 建議家中訂報可以換成大紀元時報。http://www.epochtimes.com.tw/ 楊碩英先生(中山大學教授)於大紀元十周年社慶演講 提到大紀元時報是正能量兆兆兆兆兆兆以上的報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UhSfkSCcY
- Sep 27 Wed 2017 00:09
[請益] ALL+ 互動英語與實用空中美語雜誌比較
- Sep 26 Tue 2017 14:54
焢肉飯翻成Controlmeatrice交大生笑翻:理組開的
《靠北交大》最近出現一則熱門貼文,一張美味的菜單,竟被學生發現有「神翻譯」,原來是台灣知名美食「焢肉飯」,竟被直白翻成「Control meat rice」,一旁的左宗棠雞飯,中文也誤植成左「崇」棠雞飯,許多學生看見笑翻,紛紛留言:「這個一定是理組開的」,對此專門研究中英詞彙翻譯的東吳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曾泰元認為,最理想的作法是採取音譯,把焢肉飯翻成「kong rou fan」,或是次佳的「soy-stewed pork with rice」(醬油燉豬肉配飯)。將「焢肉飯」翻成「Control meat rice」的爆笑案例不只這樁,2015年台南國際龍舟賽,攤商也鬧笑話將古早遊戲「洞洞樂」翻成「The hole hole is happy」,原想國際化卻弄巧成拙,交大也有學生指出,之前二餐二樓的麵也被翻成「surface」,甚至也有人惡搞,認為菜單上的左宗棠雞,應該也可以翻成「left brown candy chicken rice(左棕糖雞)。」曾泰元表示,詞彙翻譯常見的3種策略,分別是音譯、借譯以及修飾,在這3種策略裡,音譯最精簡也最常見,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而且在跨文化的詞彙翻譯裡,音譯最自然,也更有文化主體性,因此認為把焢肉飯翻成 kong rou fan為佳,不但聽者、商家也都能懂,也可「讓外國人來將就我們」。曾泰元解釋,「焢肉飯」是個文化特色詞,英文裡源自中文的文化特色詞屈指可數,常見的有kung fu(功夫)、moon cake(月餅)、Chinese checkers(跳棋)等,而kung fu就是採用音譯的翻譯方法,把中文的音和義都照搬過來;月餅利用借譯逐字翻譯,把moon cake以moon翻譯「月」,cake翻譯「餅」,跳棋則使用修飾法,找到類似的英文字眼,在前面加形容詞修飾,如 Chinese checkers,checkers 是西洋跳棋。「退而求其次可翻成soy-stewed pork with rice」,曾泰元說,醬油的英文為soy sauce,亦可簡稱為soy,把食物沒入液體中、蓋上鍋蓋以文火慢煮為「燉」,英文就是stew,因此「焢」、「滷」這種深具文化特色的烹調法不妨翻成soy-stew(以醬油燉),焢肉可以翻成soy-stewed pork(醬油燉豬肉),「焢肉飯」可譯為soy-stewed pork with rice(醬油燉豬肉配飯)。曾泰元說,soy-stew雖不是英文固有的詞彙,然而「焢」、「滷」這種烹調法是我們的飲食文化特色,不見於英語世界,自然沒有相對應的字眼,「我們當然有發言權」,翻譯時取英文裡現成的soy(醬油)和stew(燉)重新組合,符合英文的造字規則,也精簡描述了「焢」、「滷」的作法。(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
- Sep 26 Tue 2017 13:23
英文系! 畢業了~ 能作啥???
- Sep 26 Tue 2017 11:49
會講英文才能移民? 白宮顧問舌戰CNN主播
- Sep 26 Tue 2017 05:42
日本要求各國與北韓斷交
- Sep 25 Mon 2017 10:42
中華大學宋浩茹關注偏鄉 獲數位學伴獎
- Sep 25 Mon 2017 08:35
高市路竹高中跨域課程 獲教學卓越獎金質獎
- Sep 25 Mon 2017 06:11
日客搭小黃丟手機 警大海撈針助尋回
- Sep 25 Mon 2017 05:03
StudioClassroom空中英語教室Oct.26,2010
- Sep 25 Mon 2017 00:23
LiveABC 互動英語教學網(免費學英語,不用可惜) @ 溫嘉榮的網誌(歡迎 ...